姜女士最近发现自己的脸越来越圆润,甚至出现了浮肿感,但体重却一点没变。她对着镜子反复观察,总觉得面部轮廓变得模糊,像“发面馒头”一样肿胀。这让她回想起一年前在美容机构进行的面部注射,当时工作人员宣称注射的是“活性生长因子”,能刺激胶原蛋白再生,让皮肤更饱满年轻。然而,如今的效果却与承诺大相径庭。
忧心忡忡的姜女士开始查阅资料,发现许多爱美者也有类似经历——注射生长因子后,面部组织异常增生,导致“馒化”(面部臃肿、轮廓消失),甚至出现结节、硬块或变形。生长因子本是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物质,但若注射不当或过量,会刺激组织无序生长,引发不可控的并发症。更让她震惊的是,这类问题通常无法自行代谢,需通过专业手术干预。
为了尽快摆脱隐患,姜女士走访多家医疗机构,最终选择我院就诊。她坦言:“比起价格,我更看重医生的经验和技术的安全性。”我院齐云香医生接诊后,通过全息影像分析、触诊及动态评估,确诊其面部增生已形成弥漫性黏连,伴有局部硬化症状。“生长因子在皮下持续刺激胶原分泌,导致正常结构被破坏,必须通过精准消融取出。”齐医生解释道。
针对姜女士的情况,齐云香医生团队制定了“全息六维智能馒化消融术”方案。该技术全程立体直视,深度获取患者最精准全面的医学大数据,六维精确定性、定量、定位、定点、定层、定向,同时重建注射材料区域的深度信息,综合判定异物大小、质地、形状、颜色、性质发展阶段等,精准汽化消融组织异物,完整清除导致增生及其他并发症的“包裹核”,再将残留物最大限度取出干净。
“终于不用再顶着‘馒头脸’见人了!”复查时,姜女士对着镜子欣喜不已。对此,荔医医疗美容|广州奥美定修复技术研究院(原广州市荔湾人民医院清奥中心)表示,生长因子注射并发症具有潜伏性,早期干预是关键。
爱美者整形美容时应该铭记以下几点:
1. 选择正规机构:注射前需确认产品资质,避免“生长因子”“细胞激活剂”等模糊宣传。
2. 警惕迟发症状: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面部膨大、硬块,需及时就医。
3. 修复技术优先:认准具备影像引导和病理分析能力的医疗机构,避免二次伤害。